
金鑲玉竹,禾本科黃槽竹的一個變種。 桿高4-10米,徑2-5厘米。新竹新竿為嫩黃色,后漸為金黃色,各節間有綠色縱紋,有的竹鞭也有綠色條紋,葉綠,少數葉有黃白色彩條。該竹竹竿鮮艷,黃綠相間故稱為金鑲玉。有的竹竿下部之字型彎曲。筍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,花期5-6月。
金鑲玉竹為竹中珍品,其珍奇處在那嫩黃色的竹竿上,于每節生枝葉處都天生成一道碧綠色的淺溝,位置節節交錯。一眼望去,如根根金條上鑲嵌著塊塊碧玉,故古海州志中稱其為“金鑲碧嵌竹”。
中國北京、江蘇,浙江有栽培。該種以其竿色美麗,主要供觀賞。
竿金黃色,高達9米,粗4厘米,在較細的竿之基部有2或3節常作“之”字形折曲,幼竿被白粉及柔毛,毛脫落后手觸竿表面微覺粗糙;節間長達39厘米,溝槽為綠色;竿環中度隆起,高于籜環?;X鞘背部紫綠色常有淡黃色縱條紋,散生褐色小斑點或無斑點,被薄白粉;籜耳淡黃帶紫或紫褐色,系由籜片基部向兩側延伸而成,或與籜鞘頂端明顯相連,邊緣生繸毛;籜舌寬,拱形或截形,紫色,邊緣生細短白色纖毛;籜片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,直立或開展,或在竿下部的籜鞘上外翻,平直或有時呈波狀。